FREE HD XXXX MOVIE APP_成人国产精品_小鲍狗视频

病害防治

當前位置:首頁 >> 病害防治 >> 正文

仔豬腹瀉的9個原因

2014-08-05 16:25:18 來源: 豬場動力網(wǎng) 作者:

    一、分娩舍仔豬容易發(fā)生腹瀉的原因:

  

    1.仔豬缺乏先天性免疫力

  

    新生仔豬本身沒有保護性免疫機能,通常只有從初乳中獲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。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雖很高,但下降也快,仔豬腸道免疫應答能力也低下。因此仔豬受環(huán)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易患病。

  

    2.仔豬調節(jié)體溫的機能不健全,對寒冷的抵抗力差,易患病。

  

    初生仔豬體溫調節(jié)的神經系統(tǒng)中樞尚未發(fā)育完善,仔豬在出生20天內體溫受環(huán)境變化的影響很大,當外界環(huán)境溫度比仔豬的體溫低很多時,仔豬的體溫能迅速下降,代謝減弱,機體的免疫抵抗力降低,常發(fā)生各種疾病,特別是腹瀉病的發(fā)生。

  

    3.新生仔豬消化器官不發(fā)達,消化功能不完善。上皮細胞僅能分泌乳糖酶,胃內僅含有凝乳酶,而胰脂肪酶、胃和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皆很少,其活性也很低,胃酸缺乏,尤其是鹽酸。由于仔豬胃液PH值低于4時才能有利于蛋白質消化,才能使大量病原菌滅活。

  

    4.規(guī)?;i場仔豬早期斷奶綜合應激過強促進致病,尤其是實施早期斷奶。其環(huán)境溫度、飼料營養(yǎng)、管理條件未跟上需要,更易致病。據(jù)研究:早期斷奶應激可降低仔豬體內循環(huán)抗體水平,抑制細胞免疫力,使免疫反應抑制,引起仔豬抗病力弱,易發(fā)生腹瀉。

  

    5.營養(yǎng)和飼養(yǎng)管理不當所致

  

    由于母豬無奶綜合癥而導致仔豬低血糖,仔豬由不活潑到水瀉樣腹瀉,嚴重的由虛弱發(fā)展到低溫、昏迷或神經癥狀。由于對仔豬突然強制補料或吃不良的奶汁和飼料,可導致乳豬補料誘導性腹瀉或營養(yǎng)性腹瀉。仔豬活潑有食欲,無全身癥狀,僅是腹消化不良的稀臭粥樣狀糞便。

  

    6.由細胞性病原致瀉

  

    1)黃痢  1~7日齡的仔豬發(fā)病,四季均可發(fā)病,以第一胎母豬所產仔豬或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條件較差的發(fā)病率較高;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。排黃色稀糞,內含凝乳小片,排糞失禁,脫水消瘦,衰脫死亡。

  

    2)紅痢  四季可發(fā)病,主要是1~3天齡仔豬發(fā)病,多為c型魏氏梭菌產生外毒素致病,發(fā)病急劇,病程短促,大多于1~3天內死亡,排出淺紅色或紅褐色稀糞,以后排含灰色壞死組織碎片,變成“米粥”狀糞便。

  

    3)白痢  四季可發(fā)病,主要是10~20天齡仔豬發(fā)病。飼養(yǎng)管理差、氣溫劇變、陰雨連綿等多發(fā),病程2.10天,以排出乳白色或灰色腥臭的糊狀稀糞為特征。

  

    4)仔豬副傷寒  主要發(fā)生于多雨潮濕季節(jié),多見于營養(yǎng)、衛(wèi)生狀況差的豬場流行。主要以慢性結腸炎,與腸型豬瘟相似有的呈急性敗血癥,經1.6天死亡。

  

    7.病毒性原因致瀉

  

    1)豬傳染性胃腸炎  冬春季節(jié)較易發(fā),各種年齡豬均可感染發(fā)病,天齡越少的仔豬危害越大。仔豬嘔吐、水樣腹瀉,最后脫水死亡或成為僵豬,成年豬輕度水樣腹瀉。關于豬傳染性胃腸炎相關信息,詳情請訪問豬傳染性胃腸炎急性發(fā)病的快速診治

  

    2)輪狀病毒 早春和晚冬季節(jié)多發(fā),以10-20天齡的仔豬最易感,新疫區(qū)偶有暴發(fā),多為散發(fā)。成年豬多求為隱性感染。仔豬嘔吐、腹瀉,糞便黃白色或黑色,較腥臭,呈水瀉樣或糊狀。關于輪狀病毒,詳情請訪問豬輪狀病毒感染研究進展

  

    3)豬流行性腹瀉  各種年齡豬均可發(fā)病,多在冬春發(fā)生,夏季也偶有發(fā)生,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相比,傳播速度較慢,病死率較低,腹瀉癥狀也較輕,常與胃腸炎混合感染。關于豬流行性腹瀉 ,詳情請訪問豬流行性腹瀉的防治原則及控制方法

  

    4)偽狂犬病  冬春季節(jié)多發(fā),病豬精神抑郁、嘔吐、腹瀉、發(fā)抖,有的后退、轉圈等神經癥狀。關于偽狂犬病

  

    8、寄生蟲病

  

    豬寄生蟲病目前常發(fā)生于管理及環(huán)境差的養(yǎng)豬場或養(yǎng)殖戶。常與飼養(yǎng)方式、豬舍構造、衛(wèi)生管理、豬只密度、排泄物生理、豬欄土質和氣候有關。內寄生蟲的感染會降低增重和飼料換肉率,因此延遲豬只出售時間,屠宰時亦會遭到廢棄。給養(yǎng)豬業(yè)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。一些寄生蟲,如肺線蟲已經基本上消失,因為它需要有中間宿主蚯蚓才能完成其生活史。豬只被飼養(yǎng)在水泥地面上,豬無法接觸到含肺蟲幼蟲的蚯蚓。然而,一些內寄生蟲依然存在,給現(xiàn)代化的豬場帶來的隱患是不可忽視的。因為內寄生蟲病不易診斷.只有實驗室檢驗才能確診。

  

    8.1獨蛔蟲

  

    是常見的內寄生蟲,常給養(yǎng)豬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。豬蛔蟲是消化道中最大寄生蟲,成蟲長達15~40厘米,成蟲寄生于小腸腸腔或膽管中,豬只可經過被蟲卵污染的飼料、飲水、泥土而感染。亦可粘附于母豬之乳房,仔豬哺乳時會感染。蟲卵被豬吞食后在小腸孵化,然后進入肝臟。再經血液流移行至肺臟。最后重新進入小腸發(fā)育成為成蟲。于感染35~60天,成蟲開始排卵。自糞中排出的蟲卵需要3~4星期才會有感染力。

  

    8.1.1癥狀

  

    感染后一周,可見病豬咳嗽呼吸增快及體溫升高。重病豬可見精神、食欲不振、異嗜、消瘦、貧血,被毛粗亂及拉稀癥狀。誤人膽管的成蟲引起膽道阻塞,使病豬出現(xiàn)黃疸癥狀。

  

    8.1.2病理

  

    病變限于肝、肺及小腸。肝表面可見多數(shù)乳白色網(wǎng)狀灶,稱“乳斑肝”。肺部在感染移行期可見出血或炎癥。小腸內有多數(shù)蛔蟲,黏膜紅腫發(fā)炎。大量寄生蟲進而可引起腸阻塞甚至破裂。有時蛔蟲鉆入膽道引起阻塞性黃疸。

  

    8.1.3診斷

  

    生前診斷采用糞便檢查法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每克糞便中有一千顆蟲卵即診斷為蛔蟲病。死后剖檢可在小腸中發(fā)現(xiàn)大量蟲體和相應病變。

  

    8.1.4控制

  

    由于蟲卵自下而上長達5年之久,蛔蟲的控制不容易。長期受到蛔蟲侵擾的豬舍,應經常清除糞便,堆積發(fā)酵以殺滅蟲卵,保持良好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徹底清洗豬欄,防止飼料飲水被糞便污染。2~6周齡豬每月驅蟲一次,成年豬每年定期2次。治療或是預防性驅蟲,可采用左旋咪唑、敵百蟲等。

  

    8.2豬鞭蟲病

  

    豬鞭蟲的成蟲寄生于盲腸與結腸黏膜表面。蟲卵自糞中排出需要至少3周才發(fā)育成含幼蟲的蟲卵。經口感染后在結腸與盲腸內發(fā)育成成蟲。從感染到成蟲排卵共6~7周。鞭蟲蟲卵的抵抗力也很強,在受污染的地面上可存活數(shù)年。豬鞭蟲高度感染時,由于蟲體頭部深入黏膜引起腸道出血性炎癥,其癥狀易與豬血痢相混淆。常與豬血痢病并發(fā)造成排黏血下痢便使診斷及治療更加復雜。

  

    8.2.1癥狀

  

    1~6月齡豬只容易受到豬鞭蟲的感染。鞭蟲病的嚴重程度與成蟲感染有關。臨床上表現(xiàn)食欲減退,糞便帶血、消瘦及貧血。

  

    8.2.2診斷與治療

  

    生前診斷可采用糞便檢查蟲卵,可用敵百蟲、左旋咪唑等治療。

  

    8.3蘭氏類圓線蟲病

  

    蘭氏類圓線蟲,寄生于豬小腸。其幼蟲可通過初乳感染仔豬。臨床上,嚴重感染者小腸發(fā)生充血、出血和潰瘍。病豬消瘦、貧血、腹痛,最后極度衰弱而死亡。診斷可通過糞檢蟲卵或在腸道中發(fā)現(xiàn)成蟲。治療本病采用丙硫苯咪唑。

  

    8.4旋毛蟲病

  

    旋毛蟲成蟲寄生于腸管,幼蟲寄生于橫紋肌。人、豬、犬、貓、鼠類及狼狐等均能感染。本蟲常呈人豬相互循環(huán),人旋毛蟲可致人死亡,感染來源于攝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蟲包囊的豬肉。肉品衛(wèi)生檢查是防治旋毛蟲病的首要方法。本蟲對豬致病微弱,但對人則強。

  

    8.5豬結節(jié)蟲

  

    本蟲屬食道口線蟲,寄生于盲腸和大腸。l2周齡以上的豬只最易感染。主要的病變?yōu)殡聊c形成結節(jié)。本病臨床癥狀呈現(xiàn)輕微下痢。嚴重感染時除腹瀉以外,豬高度消瘦、發(fā)育受阻。診斷可通過糞檢蟲卵,治療可采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。豬場動力網(wǎng)

  

    8.6豬肺蟲病

  

    豬是豬肺線蟲的唯一宿主.蟲體呈乳白色線狀。豬肺線蟲的成蟲寄生于豬的氣管內,主要寄生于膈葉。豬感染了肺蟲的癥狀與豬氣喘病相似,豬咳嗽,呼吸困難,食欲喪失,貧血消瘦,生長受阻。生前診斷采用糞便檢查蟲卵。死后在支氣管或小支氣管內發(fā)現(xiàn)蟲體即可確診。防治本病首先殺滅中間宿主蚯蚓,流行豬應定期驅蟲。

  

    8.7豬腎蟲病

  

    本蟲寄生于豬的腎臟周圍脂肪組織內,蟲體粗壯灰褐色。豬無論大小,患病之初,均出現(xiàn)皮膚炎癥,以后出現(xiàn)精神、食欲欠佳,喜臥、后肢無力、跛行。逐漸貧血、消瘦。可鏡檢尿液.如發(fā)現(xiàn)蟲卵或剖檢病豬發(fā)現(xiàn)腎盂及腎周圍脂肪內蟲體,即可確診。治療可用左旋咪唑、丙硫咪唑等藥物。

  

    8.8豬胃圓線蟲病

  

    豬圓線蟲主要寄生于豬胃黏膜內。蟲體紅色纖細,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染。病豬表現(xiàn)為胃炎、貧血消瘦和發(fā)育不良。本病結合臨床癥狀、糞檢及尸檢即可確診。治療用左旋咪唑、丙硫苯咪唑等。

  

    8.9內寄生蟲的控制

  

    首先要給豬只提供一個良好的環(huán)境條件,如干燥、向陽、溫度適宜和通風的欄舍。要求豬只密度合理,飼養(yǎng)于水泥圈內。圈舍經常清潔衛(wèi)生和消毒,糞便隨時收集與堆積發(fā)酵以殺滅排出的蟲卵。要隨時注意保證飼料、飲水的衛(wèi)生,防止污染。給豬只提供充足的飼料日糧中應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(yǎng),以提高其對寄生蟲侵襲的抵抗力。

  

    定期對豬群進行預防性驅蟲.可減少寄生蟲感染強度,防止寄生蟲病的出現(xiàn)。驅蟲時機應為斷奶豬進入成長舍前;成長豬進入成長舍二月后:母豬懷孕進入分娩舍前。公豬則每年兩次驅蟲。驅蟲時應隨時消滅或驅除中間宿主與傳播媒介,如蚯蚓、蚊蠅、貓、鼠等。

  

    9、缺鐵性貧血

  

    四季可發(fā),以規(guī)?;i場多發(fā),表現(xiàn)為病豬消瘦,食欲不振、便秘與下痢交替,可視粘膜蒼白。防治措施如下:

  

    9.1多補給哺乳母豬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飼料;尤其要注意補給鐵、銅、鋅等微量元素。

  

    9.2給仔豬煮粥宜改用鋁鍋為用鐵鍋。

  

    9.3取黑木耳200克,溫水浸泡2小時后用刀剁碎,加入適量面粉和溫水調成稀糊狀,初生仔豬每頭喂一湯匙再放回舍中吃奶,隔天喂一次;開食后,每天在飼料中加適量經浸泡、剁碎后的黑木耳。

  

    9.4豬圈內放些添加有紅土或干燥的深層泥土的食盤,讓仔豬自由舔食。

  

    9.5通過注射鐵制劑進行補鐵,可于3日齡時注射右旋糖酐鐵或鐵鈷注射液。

  

    9.6用硫酸亞鐵2.5克、硫酸銅1克、水1公斤混合,讓仔豬按每公斤體重0.25毫升的量口服,每天服1次,連服兩周。

  

    9.7用硫酸亞鐵100克、硫酸銅20克,研成細末拌入5公斤細沙或紅土中撒入豬舍,讓仔豬自由采食。

  

    9.8把2.5克硫酸亞鐵和1克硫酸銅溶于1000毫升水中,配成溶液,裝在奶瓶中,于仔豬生后3日齡起開始補飼,每日1―2次,每頭每日10毫升。


廣西農牧網(wǎng) 版權所有@ 2013—2017  咨詢熱線:15278003356 客服QQ:2352207172  郵箱:2352207172@qq.com
備案號:桂ICP備140011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