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一般4~5月齡達到性成熟,6~8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。妊娠期短,只有114天。豬是常年發(fā)情的多胎高產動物。小母豬1歲時或更早可以第一次產仔,經產母豬1年能分娩2胎,若縮短仔豬哺乳期,對母豬進行激素處理,可達到2年5胎或1年3胎。
一般而言,我國豬種的共同特點之一是繁殖力強,3月齡左右公豬開始產生精子,母豬開始發(fā)情排卵,比西方品種早3個月。如梅山母豬的初情期通常為75~85日齡,在正常飼養(yǎng)條件下,6~8月齡即可初次配種,1歲時可第一次產仔。據報道,太湖豬在7月齡時就有分娩的。
在繁殖性能方面,太湖豬是全世界已知豬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。據統(tǒng)計,母豬頭胎平均產仔數12.14頭,2胎14.88頭,3胎和3胎以上15.83頭。1982年2月17日,浙江省江陰市月城公社種豬場—頭二花臉母豬和梅山公豬配種后,產下第8胎,產仔數達42頭,產活仔數40頭,初生窩重達29.6千克,創(chuàng)造了一胎產仔最多的記錄。經產母豬平均每胎產仔10頭左右,比其他家畜要高產。
母豬卵巢中有卵原細胞11萬枚,但在它一生的繁殖利用年限內只排卵400枚左右,母豬一個發(fā)情期能排卵12~20枚,而產仔數常只有8~10頭。公豬一次射精量200~400毫升,其中含精子數200億~800億個。由此可見,豬的繁殖率并不算高,但繁殖潛力很大。實驗證明,通過激素處理,可使母豬在一個發(fā)情期排卵30~40枚,個別母豬有高達80枚的。因此,只要采取適當措施,改善營養(yǎng),飼養(yǎng)管理得當及采取先進的選育方法,就有可能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。
由于豬的性成熟早,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較短,因而世代間隔也短,一般平均為1.5~2.0年。若采取適當措施,從頭胎仔豬中選擇優(yōu)良個體種豬進行繁殖,則世代間隔可縮短為一年,即一年一個世代,這點是迅速增殖豬群頭數,加快育種進程及提供肉品的最有利條件。同時,由于豬的繁殖力強,短期內可增殖大量后代,1頭母豬年產2胎,春季的仔豬當年可配種產仔,一年內就能增殖后代70多頭,達到三代同堂。
痩肉型豬同樣具有多胎高產、世代間隔短的特性,但性成熟和體成熟則較晚些,沉積體脂的能力也比其他豬遲。
上一篇:促使哺乳母豬受孕的兩個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