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豬人工授精技術(shù)始于20世紀50年代。20世紀60-70年代,中國開始普及豬人工授精,當(dāng)時主要使用多次輸精管和自制稀釋液。
精液采集、稀釋及檢測
分為假陰道采集法和徒手采集法。除了這兩種常規(guī)的方法外,還有公司研制出了全自動的采精設(shè)備,可以自動進行精液采集一頭公豬的射精量一般為150~250 ml。公豬采精區(qū)通常設(shè)有安全區(qū)以防止工作人員受到公豬的攻擊使用稀釋劑進行稀釋。有長效(5~7天)和短效(3天)。稀釋液的生產(chǎn)商一般都使用分析純級的配料。稀釋劑多數(shù)在避光、干燥的條件下保存。一些精液銷售組織會選擇自己配制稀釋劑。
精液可使用瓶裝和袋裝兩種封裝方式。瓶裝多采用塑料瓶,操作較簡便。但由于瓶子存在固有形態(tài),輸精時需要人為進行擠壓或在底部開口。而袋子一般較軟,輸精時精液可自動流出。有研究認為,袋裝的精液在保存時間、精子活力等方面均優(yōu)于瓶裝精液。
精液在稀釋前需對顏色、氣味、體積、精子活力及形態(tài)等性狀進行檢測。一般可以用顯微鏡進行精子密度、活力及精子畸形率測定,通常在測定精子畸形率時會結(jié)合染色方法并使用血細胞計數(shù)板。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單位會使用分光光度計或?qū)S玫木用芏葍x進行密度測定。潔凈的精液一般稍有腥味。稀釋后精子活力太低的精液也會拋棄不用,例如低于70%。另外,精液保存的時間和使用的稀釋粉都會影響精子的活力。
精液保存、運輸及銷售
如果精液沒有立即使用,則需要經(jīng)過保存、運輸及銷售的過程。
一般精液保存時間不得超過3天,但如果使用長效稀釋粉可能會延長這一期限。所有的精液應(yīng)避光保存在17C。常用的稀釋粉可以保存精液3天左右,長效稀釋粉可以保存7天甚至更長時間。但一般精液在配制好后都會盡快使用。有研究認為,不同的稀釋粉會對母豬的平均窩產(chǎn)仔數(shù)和平均窩產(chǎn)活仔數(shù)造成影響。
精液在使用前都需要搖勻,一般一天搖2次。
精液保存于17℃左右(15~20℃)的恒溫冰箱中,并每日進行搖勻以防止沉淀。溫度太低會對精子形成冷刺激并造成損傷,而溫度太高則不能降低精子的代謝水平無法延長保存時間。剛剛分裝好的精液并不會直接放入冰箱,而是在冰箱外1個小時左右或者在放在冰箱前使用毛巾等物品包裹好來進行隔熱,讓溫度緩慢下降。冷凍精液的使用率較低,受孕率也低于冷藏精液。
精液運輸時需要使用隔熱材料來控制溫度,多使用泡沫箱。夏天天氣炎熱的地區(qū)可能會使用冰袋或冰水進行降溫,但溫度需要控制在17℃左右。在一些車輛運輸?shù)那闆r下,也可能會攜帶恒溫冰箱進行運輸。而凍精的運輸則需要用到液氮。
輸精過程
用于豬人工授精的輸精管。海綿頭較大的用于經(jīng)產(chǎn)母豬,較小的用于后備母豬。豬的輸精多數(shù)使用一次性輸精管。多次輸精管也有使用,并在使用后煮沸消毒,并徹底干燥。輸精在母豬排卵期進行,輸精次數(shù)通常為2~3次,每次超過25億精子。將80~100 mL的精液輸入到子宮頸內(nèi)。輸精的具體時間與查情頻率有關(guān),但并沒有比較一致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