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制定年度后備母豬需求量的時候,總是需要使用母豬群的更新率。我們都知道母豬在使用到第3-4胎時才能達到產(chǎn)仔數(shù)高峰,對于PS母豬場來說,主動更新只有在后備母豬利用率達到90%,且繁育6胎才能夠本。
PS場母豬主動更新值不值得?
因此我們都期望母豬群更新慢一點,但是到底更新率定多少比較合適?實際這和母豬場的各種指標(biāo)數(shù)據(jù)息息相關(guān),而不是想定多少就定多少。
思路
母豬經(jīng)過配種、分娩、斷奶、再配會經(jīng)歷一個循環(huán),我們從配種算起,看100頭母豬經(jīng)歷這個過程后會死淘多少頭,這樣再乘以年配種次數(shù),就是每年母豬的更新率。
一輪淘汰
配種到分娩階段:我們假設(shè)我們每批次配種100頭母豬,配種分娩率88%,則每批次分娩88頭豬,其中這12頭中,當(dāng)配種到分娩死亡率是1%,則有1頭死亡,那么就有11頭母豬空返流,假定空返流母豬的再配率60%,即空返流豬會再次配種6.6頭,則空返流的豬淘汰4.4頭;
分娩到斷奶:接上文,分娩88頭母豬,按照分娩到斷奶死亡率1%計算,則可斷奶87.12頭母豬,死亡0.88頭;
斷奶到再配:母豬斷奶87.12頭,按照斷奶再配率88%計算,則會有76.67頭母豬再配,12%的斷奶豬會被淘汰,即10.45頭母豬被淘汰。
按照這樣推算,100頭母豬從配種到再配會損失16.7頭母豬,即經(jīng)過一輪,會有16.73%的母豬因死亡、空返流不能再配、斷奶不能再配等原因被淘汰。
年淘汰
按照母豬年產(chǎn)胎次2.2胎計算,則年配種次數(shù)就是2.5(2.2/88%),從而我們可以計算出母豬的年淘汰率是41.84%(16.73%*2.5)
上文我們假設(shè)了很多豬場的參數(shù),比如分娩率、空返流的再配率、各階段的死亡率、斷奶再配率、年產(chǎn)胎次等。如果豬場的指標(biāo)做的很好,則更新率可降低,但是像非瘟壓力下,如果把空返流母豬都淘汰,同樣的參數(shù),更新率就達58.3%。大家可以自己場區(qū)的參數(shù)來計算各自場的最低母豬更新率。